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DATABASE

阿里面试:为什么MySQL不建议使用delete删除数据?

鸭哥聊Java • 3 月前 • 150 次点击  

今天我们来说说一个挺有趣的话题:阿里的面试官为什么会提到不建议在MySQL中用delete删除数据。很多人一听到“不要用delete”,第一反应都是:“咋了?DELETE是MySQL自带的,还不能用了?

但深入分析后你就会发现,MySQL本身并没有特别说明不能用DELETE,更多的还是业务场景下的设计考量。那为什么阿里的面试官不建议用呢?咱们一块来聊聊。

首先声明,MySQL没有明确说过“不能用delete”。DELETE是SQL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删除不需要的数据,腾出空间,这不挺正常的吗?那为啥阿里会说不建议用呢?其实,这个问题要分开看。

我们先从MySQL的存储引擎——InnoDB的存储结构说起。InnoDB存储是由逻辑存储结构物理存储结构组成的,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是页(page),当我们删除数据时,MySQL并不会立马回收对应的存储空间,而是把这部分空间标记为“可用的”,也就是说,你删除的数据并没有马上消失。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删除的数据并不会释放物理空间!所以当你表里有很多数据需要删除时,虽然数据库看起来少了些行,但是你的表文件大小可能一点没变,甚至还会越来越大,因为删除会造成碎片。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其实吧,像阿里这种公司在业务量和数据规模都非常庞大的情况下,得有自己的一套应对策略。

大表里的数据如果你用DELETE删,可能会惹出很多问题,比如性能急剧下降,磁盘空间不释放,甚至产生大量碎片。今天就让我们从技术角度,来剖析一下为啥大表不推荐直接用DELETE。

大家都知道,阿里的系统每天要处理海量数据,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单表数据。普通的增删改查在这样的场景下,可能会成为数据库的噩梦。

举个例子,我负责的某个系统,随着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表里的数据猛增到几亿条。我一查数据库,才发现很多表的SQL性能已经掉到谷底,用户体验极差。

你说这咋办?批评业务方?骂他们不讲武德?这些都治标不治本,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怎么处理这些“废旧数据”。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用DELETE删数据,会发生什么?

  • 空间不释放:当我们使用DELETE语句删除一大批数据时,InnoDB引擎实际上只是做了个“标记删除”,数据并不会从磁盘上立即消失。

    文件大小也不会立刻减少,甚至很多时候删除了一大堆数据,表的文件大小却丝毫未动。这种“标记删除”的机制虽然保证了数据还能在事务回滚时恢复,但同时也意味着,数据物理上还占着地方呢。

  • 碎片问题:DELETE数据后,表里会产生大量的“空洞”——这些被标记为已删除的数据并不会被立即重用。

    下次有新的数据插入时,这些空洞未必能匹配得上新的数据大小,造成了表空间内的严重浪费。久而久之,SQL的执行速度会受这些碎片影响,变得越来越慢。

  • 回收碎片带来的性能开销:虽然我们可以用OPTIMIZE TABLE来回收这些空间,但这会消耗大量的I/O资源。

    尤其是在线上环境操作时,你可能会发现,执行这个命令相当于搞了一次大手术——它需要重建整个表,重新分配所有数据页。这一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CPU和I/O,直接影响系统性能。

那有同学可能会问:“那不就是删个数据嘛,怎么还影响查询性能呢?”这个还真得具体说说。

当我们在表中用DELETE删除了大量数据之后,这些数据虽然从逻辑上“没了”,但实际上还留在数据页里。接下来如果有查询操作,MySQL在扫描数据时,会把那些标记为“已删除”的数据也给扫描一遍。

这意味着你实际上在查询的是一张更大的表,耗费了更多的I/O。长期这样下去,表的响应时间会变得越来越慢,性能自然也就越来越差。

举个栗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表,叫user,其中存了100万条用户数据。最开始,查询性能还不错,几秒钟就能返回结果。接着我们用了DELETE删除了50万条过期数据,但这些“过期数据”依然在文件系统里,占着数据页的位置。

结果是,即便你的查询只需要扫5万条数据,MySQL依然要扫描整个数据页的100万条记录,这就大大增加了查询时间。

更糟糕的是,当数据量继续增加的时候,MySQL要扫描的“死数据”越来越多,查询性能将直线下滑。此时,DELETE这个操作反而成了系统的累赘。

关于这个问题,技术圈里其实也一直在争论。大佬们意见不一,有的人认为应该用软删除(soft delete),即给数据打个标记,显示它“已经被删除了”,但并不真删。而另一些人则主张硬删除,直接把数据彻底清理干净。

软删除派:

软删除的好处在于你可以随时恢复数据,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保留历史记录的业务来说,这种方式能确保数据完整性。

你可以给每条记录加一个is_deleted字段,当这条记录被“删除”时,is_deleted的值从0变成1。查询时,只需要加个条件WHERE is_deleted = 0就能过滤掉被删除的数据。

但是软删除也有它的弊端:

  1. 数据量膨胀:由于“删除”后的数据并没有真正删除,表里的数据量会持续膨胀。对某些高并发场景,这种方式显然不太适用。

  2. 索引失效: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查询性能下降。这时即使有索引,也可能变得没什么用了,毕竟MySQL还是得扫描大量“死数据”来做过滤。

硬删除派:

硬删除的支持者则主张直接把数据彻底清理掉。这样表的大小可以实时减小,不会有“死数据”影响性能。

然而,硬删除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挑战,特别是数据量非常大的情况下,一次性删太多数据,数据库负载可能瞬间飙升,引发系统不稳定。

那阿里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分区表+归档+定期清理

在阿里这种超大规模数据场景下,DELETE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会对大表进行分区管理,把旧数据定期归档到冷存储里,然后定期清理这些冷数据。这样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还能让热数据保持高效。

你也可以这样做:

  1. 分区表:把数据按时间段或者业务类型进行分区管理。比如每天的数据就存在一个分区里,到了一定的时限,比如三个月后,把这些分区的数据直接归档到冷存储。这样你可以避免让MySQL扫描无效的过期数据。

  2. 归档表:把过期的数据移到归档表里,而不是直接删除。这样可以保证万一出现业务问题,你还能随时把这些数据还原回来。

  3. 定期清理:对那些确实已经没用的数据,定期使用批量删除的方式进行清理,别一次性删太多,控制删除频率。

最后,咱们再简单提一下碎片整理。就算你决定不直接删除数据,系统中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碎片。

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定期进行碎片整理,也就是使用OPTIMIZE TABLE或者ANALYZE TABLE命令来回收表中的碎片。但别忘了,这个操作非常耗资源,建议选择业务低峰期进行。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你以后再也不能用DELETE了。只是你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如果你处理的是大表、或者业务要求极高的性能,那就尽量不要直接用DELETE。

相反,考虑软删除、分区表、归档数据这些更“优雅”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管理你的数据,也让数据库运行得更顺畅。

还有,别拿阿里的面试题当圣经!阿里的做法适合它的业务场景,但未必适合你们的系统。那么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对编程、职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链接我,微信:yagebug  拉你进入“程序员交流群”。
🔥鸭哥私藏精品 热门推荐🔥

鸭哥作为一名老码农,整理了全网最全《Java高级架构师资料合集》
资料包含了《IDEA视频教程》《最全Java面试题库》、最全项目实战源码及视频》及《毕业设计系统源码》总量高达 650GB 。全部免费领取!全面满足各个阶段程序员的学习需求。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74186
 
150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