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aigc

报名开启 | 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AIGC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与创新科学教育

中国计算机学会 • 8 月前 • 239 次点击  



2024 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AIGC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与创新科学教育,将于2024年8月24日(周六)下午13:00-17:00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欢迎报名!




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AIGC时代,这是一个由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等技术驱动的时代。这一时代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孩子具备适应未来AI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引领时代变革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面对AIGC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显得捉襟见肘。教育者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同时,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AIGC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由CCF主办,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执行委员会承办的会议——“AIGC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与创新科学教育”即将召开。会议特邀请来自高校、企业界、中小学等各界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本次校企联动跨界学术研讨会。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汇聚各方智慧,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推动教育创新,为培养适应AIGC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会议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承办单位: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执行委员会

活动时间:2024年8月24日 13:00-17:00

活动地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


欢迎扫码了解详情和报名参会

报名链接:https://ccf.org.cn/SEIF0824


会议议程


时间

议题

人员

13:00-13:15

领导致辞

李晔(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

马萍(深圳优必选副总裁)

13:15-13:20

会议主题与议程介绍

主持人

主题一  AIGC、人工智能赋能与数据驱动下的科学教育创新之路

主持人:潘建国(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执行委员、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13:20-13:40

未来属于会提问的孩子

——AIGC时代的阶梯提问法

陈波(南京师范大学)

13:40-14:00

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洪璇(上海师范大学)

14:00-14:40

圆桌论坛:人工智慧与科学教育创新

14:40-15:00

茶歇

主题二  游戏化与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创新和实践

主持人:王孟孟(CCF科学教育创新论坛执行委员、上海优必杰

15:00-15:20

游戏化学习:让学习更快乐

龚志辉(中国儿童中心)

15:20-15:50

AIGC赋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数字化转型

郑帆(深圳优必选教创新产品部)

15:50-16:30

圆桌论坛:游戏化教育与人工智能普及化教育

专家寄语与合影

16:30-16:50

专家寄语

16:50-17:00

合影

*日程信息实时更新,以会议最终公布为准


特邀讲者与圆桌嘉宾(姓名排序)


陈波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主题:未来属于会提问的孩子——AIGC时代的阶梯提问法


个人简介:陈波,博士,CCF高级会员,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以及澳大利亚Macquari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在信息安全和智慧教育等主要研究领域,主持完成教育部、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一般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等10多项。发表CSSCI等教学研究论文20多篇,科研论文80多篇,并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4部列入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龚志辉

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科技教师

主题:游戏化学习:让学习更快乐


主题简介:谈到学习,小学生是苦恼的,谈到游戏,小学生是兴奋的!那么,我们能否把游戏用到教育中,让学习更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北京大学尚俊杰老师认为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总结为如下三层:第一层价值,可以概括为游戏动机。游戏动机强调将游戏应用到学习过程之中,培养学习者的核心素养。第二层价值,可以概括为游戏思维。游戏思维是将游戏或游戏元素或游戏机制应用到一些非游戏情境中。第三层价值,可以概括为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指的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它表示人能够挣脱现实的束缚和限制,积极地追求本质上的自由。汇报将依据游戏的三层核心教育价值,结合人工智能儿童编程类课程实践,总结游戏化学习是如何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进行实践的,如何将游戏应用于教学活动,如何将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


个人简介:龚志辉,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科技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曾参与或负责多项国家级,省级少儿编程和计算思维方向的课题和项目,参与编写并出版《走进人工智能》《AI编程积木启蒙课》等系列教材。长期致力于游戏化学习和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坚持玩中学,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学员内在动机的激发,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育大国少年。







洪璇

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主题: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主题简介:本报告主要面向师范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科学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如何结合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等来开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科学教育,特别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以及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包括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对科学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个人简介:副教授,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上海智能教育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学生科创教育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基地)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多个科研项目,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在国际或国内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主持1项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课程建设,并参与多个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及课程建设项目。







孙怡然

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科技创客分中心负责人

个人简介: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科技创客分中心负责人,带领科技创客分中心获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特聘科技活动校外教育指导专家;昆明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聘科技活动校外教育指导专家;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校外指导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科技教育、儿童创客活动设计与教学、航空科学教育。







吴丹

优必选教育—课程产品部课程研发负责人

主题:基于Crealand游戏化教育创作平台,开展人工智能普及化教育实践和思考


主题简介: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如何在当下更好的开展人工智能普及化教育,是目前比较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此报告面向这个问题,介绍优必选教育关于人工智能普及化教育实践案例和思考,以自主研发的3D虚拟人工智能学习平台Crealand为课程载体,以场景化、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提供从机器感知到人工智能算法的进阶式、系统化课程方案,在虚拟场景中模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特定场景中的基础应用,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精神,为中小学生创设一条AI学习的普适化路径。全面助力中小学生在学习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中,逐步塑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计算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人工智能科技人才。


个人简介:吴丹女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拥有高等教师资格证书。优必选教育课程产品部课程研发负责人,有超过十年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以及STEAM教育经验,曾组织和负责多门人工智能课程的研发工作,并且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上海包玉刚国际学校、上海乌南幼儿园等多所知名学校有过一线STEAM教学实践经历,曾参与多本人工智能教学相关丛书的设计和编辑工作。







郑帆

优必选创新产品部负责人

主题:AIGC赋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数字化转型


主题简介:本次报告将紧紧围绕“AIGC 技术如何赋能到项目式(PBL)和跨学科教学”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我们将以“行知元项”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剖析。


“行知元项”是一个处于前沿的教学平台,它充分运用了先进的 AIGC 技术,为跨学科教学和项目式教学(PBL)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这个平台上,包含了 AI 赋能教学设计、AI 赋能课堂实施以及 AI 赋能评价等关键环节。


在AI赋能教学设计方面,它能够协助教师精心规划教学方案,使教学计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AI赋能课堂实施环节,它能实时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过程更加顺畅。而在AI赋能评价阶段,它可以提供精准且全面的评价体系,助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


通过“行知元项”,教师们在面对跨学科知识整合时将不再棘手,因为它能够高效地梳理和融合多学科知识,为学生构建起完整且清晰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资源匹配方面,它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快速而精准地筛选出合适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同时,在个性化评价方面,它能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成专属的评价报告,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有力依据。总之,“行知元项”真正实现了项目式和跨学科教学,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个性化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育领域在当下大模型时代开辟了崭新的发展路径。


个人简介:郑帆,优必选创新产品部负责人,《青少年计算思维游戏宝典》编委。深耕教育技术领域10年,研究方向主要为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教育和教学评价,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教育带给中国的每一个孩子,培养中国未来的人工智能人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73394
 
239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