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Git

出圈的Sora带火DiT,连登GitHub热榜,已进化出新版本SiT

CV技术指南 • 1 年前 • 439 次点击  

前言 好的研究不会被埋没,只会历久弥新。

Pytorch训练营,花两个星期彻底掌握代码实现

CV各大方向专栏与各个部署框架最全教程整理

CV全栈指导班、基础入门班、论文指导班 全面上线!!

来源:机器之心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已经发布近一周时间,OpenAI 视频生成大模型 Sora 的影响仍在继续!


其中,Sora 研发负责人之一 Bill Peebles 与纽约大学助理教授谢赛宁撰写的 DiT(扩散 Transformer)论文《Scalable Diffusion Models with Transformers》被认为是此次 Sora 背后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该论文被 ICCV 2023 接收。



  •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212.09748v2.pdf

  •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DiT


这两天,DiT 论文和 GitHub 项目的热度水涨船高,重新收获大量关注。


论文出现在 PapersWithCode 的 Trending Research 榜单上,星标数量已近 2700;还登上了 GitHub Trending 榜单,星标数量每日数百增长,Star 总量已超 3000。



来源:https://paperswithcode.com/




来源: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DiT


这篇论文最早的版本是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3 月更新了第二版。当时,扩散模型在图像生成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几乎所有这些模型都使用卷积 U-Net 作为主干。


因此,论文的目的是探究扩散模型中架构选择的意义,并为未来的生成模型研究提供经验基线。该研究表明,U-Net 归纳偏置对扩散模型的性能不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可以很容易地用标准设计(如 transformer)取代。


具体来说,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新型扩散模型 DiT,并训练了潜在扩散模型,用对潜在 patch 进行操作的 Transformer 替换常用的 U-Net 主干网络。他们通过以 Gflops 衡量的前向传递复杂度来分析扩散 Transformer (DiT) 的可扩展性。



研究者尝试了四种因模型深度和宽度而异的配置:DiT-S、DiT-B、DiT-L 和 DiT-XL。



他们发现,通过增加 Transformer 深度 / 宽度或增加输入 token 数量,具有较高 Gflops 的 DiT 始终具有较低的 FID。



除了良好的可扩展性之外,DiT-XL/2 模型在 class-conditional ImageNet 512×512 和 256×256 基准上的性能优于所有先前的扩散模型,在后者上实现了 2.27 的 FID SOTA 数据。



质量、速度、灵活性更好的 SiT


此外,DiT 还在今年 1 月迎来了升级!谢赛宁及团队推出了 SiT(Scalable Interpolant Transformer,可扩展插值 Tranformer),相同的骨干实现了更好的质量、速度和灵活性。


谢赛宁表示,SiT 超越了标准扩散并通过插值来探索更广阔的设计空间。



该论文标题为《SiT: Exploring Flow and Diffusion-based Generative Models with Scalable Interpolant Transformers》。



  •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1.08740.pdf

  •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willisma/SiT


简单来讲,SiT 将灵活的插值框架集成到了 DiT 中,从而能够对图像生成中的动态传输进行细微的探索。SiT 在 ImageNet 256 的 FID 为 2.06,将基于插值的模型推向了新的高度。



论文一作、纽约大学本科生 Nanye Ma 对这篇论文进行了解读。本文认为,随机插值为扩散和流提供了统一的框架。但又注意到, 基于 DDPM(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 DiT 与较新的基于插值的模型之间存在性能差异。因此,研究者想要探究性能提升的来源是什么?



他们通过设计空间中的一系列正交步骤,逐渐地从 DiT 模型过渡到 SiT 模型来解答这一问题。同时仔细评估了每个远离扩散模型的举措对性能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插值和采样器对性能的影响最大。当将插值(即分布路径)从方差保留切换到线性以及将采样器从确定性切换到随机性时,他们观察到了巨大的改进。



对于随机采样,研究者表明扩散系数不需要在训练和采样之间绑定,在推理时间方面可以有很多选择。同时确定性和随机采样器在不同的计算预算下各有其优势。



最后,研究者将 SiT 描述为连续、速度可预测、线性可调度和 SDE 采样的模型。与扩散模型一样,SiT 可以实现性能提升,并且优于 DiT。



更多关于 DiT 和 SiT 的内容请参阅原始论文。

若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点个 “赞” 或 “在看” 吧

论文指导班

论文指导班面向那些没有导师指导、需要升学申博的朋友,指导学员从零开始调研相关方向研究、尝试idea、做实验、写论文,指导老师会提供一些idea、代码实现部分的指导、论文写作指导和修改,但整体仍然是由学员自主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指导班并非帮你写论文,或者直接给一篇论文让你挂名,我们不会做任何灰色产业,因此,想直接买论文或挂名的朋友请勿联系。

指导老师:

海外QS Top-60某高校人工智能科学博士在读, 师从IEEE Fellow,曾在多家AI企业担任研究实习生和全职算法研究员,具备极强的学术届和工业界综合背景。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通用计算机视觉模型的高效设计,训练,部署压缩以及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下游任务应用,具体包括模型压缩 (知识蒸馏,模型搜索量化剪枝), 通用视觉模型与应用(VIT, 目标检测,语义分割), AI基础理论(AutoML, 数据增广,无监督/半监督/长尾/噪声/联邦学习)等;共发表和审稿中的15余篇SCI国际期刊和顶级会议论文,包括NeurIPS,CVPR, ECCV,ICLR,AAAI, ICASSP等CCF-A/B类会议。发明专利授权2项。

长期担任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多媒体领域顶级会议CVPR, ECCV, NeurIPS, AAAI,  ACM MM等审稿人。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发表SCI, EI,CCF-C类会议和毕业论文累计30余篇,有丰富的保研,申博等方面经验,成功辅导学员赴南洋理工,北大,浙大等深造。

涉及范围:CCF会议A类/SCI一区、CCF会议B类/SCI二区、CCF会议C类/SCI三区、SCI四区、EI期刊、EI会议、核心期刊、研究生毕业设计

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细情况,备注:“论文班报名”。

如果有其他想要当论文指导老师的朋友,请发简历给我,同样扫描上方二维码,备注:“论文指导老师”。基本条件:已发表两篇以上一作顶会,或3-5篇其他级别的一作论文,学历在985博士及以上。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67098
 
439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