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Git

章文嵩:坚定打造中立化、开发者共建的GitLink平台 | CCF开源说

中国计算机学会 • 2 年前 • 463 次点击  


章文嵩博士已经从事开源领域多年,受益于开源的他正在积极推动开源的发展,主张且投身开源的共建。现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的章文嵩,重点负责推动 CCF 官方开源创新服务平台 GitLink 的建设与发展,并期待将 GitLink 平台打造为中立化的、开发者共建的创新平台。


2004 年,美国科技杂志《wired》(连线)上刊登的一篇关于开源软件发展趋势报告内容的刊页上,一条题为“如何通过全球开发者参与协作代码共建来打造国际开源项目品牌”的内容赫然醒目,里面介绍了来自中国开发者创建的开源项目陆续通过世界各地开发者参与的情况下迅速成长为世界开源品牌。而这里提到的中国开发者,正是来自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章文嵩,他正凭借自己六年前创建的 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 虚拟服务器) 开源软件而在全球广受瞩目。


《wired》(连线)该篇刊文一经发布,便引发国内外学者关注。然而彼时,国内开源软件领域发展才刚刚从开源启蒙阶段进入发展的初级阶段,章文嵩创建的 Linux 集群项目 LVS 也为接下来推动国内开源软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关键影响。

如今,章文嵩博士已经从事开源领域多年,受益于开源的他正在积极推动开源的发展,主张且投身开源的共建。现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的章文嵩,重点负责推动 CCF 官方开源创新服务平台  GitLink 的建设与发展,并期待将 GitLink 平台打造为中立化的、开发者共建的创新平台。

近日,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执行委员安旭专访了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Linux 集群项目 LVS 创始人章文嵩。章博士以自身参与开源的经历,分享了 GitLink 平台的理念、发展目标,并对差异化平台最终获得认可及未来发展表达了期待与憧憬。

受访嘉宾:

章文嵩博士,CCF 会士、常务理事,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 虚拟服务器) 开源项目创始人。现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负责GitLink平台的建设和规划。曾任高瓴运营合伙人、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与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副总裁和阿里云 CTO,TelTel 的首席科学家与联合创始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让开源“从萌芽到参天巨树”的关键


1991 年,国内开源才刚刚开始启蒙,相对国外来说起步算较晚了。但经过此后 30 年的发展,如今的国内开源生态已经趋于逐步成熟,2021 年 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为了委员会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以及使命的达成,委员会基于此前的 Trustie 平台创立了专注于开源创新服务的平台 ——“确实开源”,英文名为GitLink。近两年,越来越多像 GitLink 这类的开源服务平台的出现,也更加活跃了整个行业并为整个生态的建设带来了创新灵感。这期间,便有章文嵩参与并推动开源发展的身影。


三十年前,很多人的薪水也才几百块,1990 年刚上军校的章文嵩,津贴一个月也才 22 块钱,计算机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消费不起的“天价奢侈品”。好在,高中时代的章文嵩到上海早早地接触到了计算机,并开始学习编程,这也为他今后在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的造诣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念硕士的时候,章文嵩就用 C++ 版本写了一个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到 1997 年硕士毕业,他花了两年时间做硕士课题写对象数据库,并希望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开源,但由于种种原因限制未能如愿,最终束之高阁。尽管如此,写开源软件的想法已经种在心里。


在读博士期间 1998 年 5 月,章文嵩仅花了两个星期,便写出了比较简单的第一个版本 LVS,并将其开源——“我说开源就开源了,因为这是我个人项目,不需要征求任何人这些意见”,很快有用户把LVS用在实际系统中,这让他觉得这软件有价值,投入更多时间做LVS项目,不断在邮件列表上解答用户的问题,听取用户的新需求,不断改进LVS代码,也采纳来自他们的改进,让更多开发者进来一起参与LVS项目,LVS项目形成很好的开源社区,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开源项目。


章文嵩也积极呼吁更多人参与开源活动,除学生之外的群体,期待更多工程师参与开源,通过开源可以把软件的价值会进一步放大,可以让软件活得更长。“开放的开源项目,才更有可能从萌芽的小种子有一天长成参天巨树。”



全球开源协作  成就共建共赢


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美国《Wired》连线杂志拿章文嵩博士的 LVS 项目用来做“全球开源协作”的案例。这本杂志是2004年发表的,当时刊页主要讲开源项目专辑—— OPEN SOURCE EVERYWHERE,其中全球开源协作拿 LVS 举的例子,并在里面提到了章文嵩博士的名字,后来朋友把这本杂志从硅谷寄到了章博士家,因此一直保留至今。



《Wired》连线杂志中,详细汇总了 2000 年 LVS 开源项目通过全球协作而不断成长升级迭代的时间线。


2000 年 2 月,弗罗里达,Simon Horman 修改 LVS 改进可扩展性以便大规模应用。


2000 年 3 月,悉尼,Horman在回家乡时开始写代码。


2000年3月20日,长沙,Horman把代码发给了LVS的核心开发者文嵩,文嵩注意到了代码低效会拖慢性能;文嵩把自己修改过的代码发给了保加利亚的Julian。


2000年3月30日,保加利亚,Julian再解决了性能问题后发还给了Horman。


2000 年 4 月,硅谷,Horman回到VA Linux Systems的工作后,按照文嵩/Anastasov的建议修改了代码,并把最后的成品发给了文嵩。长沙,经过几次调整后,文嵩将代码作为 Firewall Mark Virtual Services 发布到了LVS千人社区。


2000 年 5 月,瑞士,Roberto Nibali 为 LVS 提出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处理持久连接,即同一台服务器通过单个连接提供所有数据。


2000 年 7 月,俄亥俄,Ted Pavlic 意识到可以配置 fwmark 来解决Nibali的问题。小组相应地更改了 LVS 代码。


fwmark (通过防火墙标记值设置虚拟服务)一直是 LVS 的一个重要组件,其文档由在Durham的 Joseph Mack 维护。

 

由于当时没有托管平台,章文嵩与这些来自全世界的开发者们基本都通过 Linux Kernel mailing list 邮件列表沟通,好在章文嵩做了 LVS 小软件并通过自己的服务器写代码,尽管当时都是邮件异步通信,但信息的含量都比较高,可以随时将发来的补丁进行讨论和修改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章文嵩更明确的意识到,有想法 idea 最重要,不用担心 idea 被别人给拿走,即使被拿走至少这个 idea 也可以给这个世界创造价值,造福人类社会。“我觉得有想法就说出来,就不要担心这个想法被别人用了,用了自然说明这个想法有价值。



GitLink 平台:类“DevOps 双环”般的创新存在


众所周知,做托管平台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工作,因为它本身在外已有成熟的机制,因此在发展过程当如何投入进来、要怎么去发展这样的一个平台、怎么去合作等问题都是业内关注的话题。这里,负责  GitLink 平台项目的章文嵩也带来了自己的看法。


开源的开发方式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因此,本身是开源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这是 GitLink 独特的定位,这区别于Github等本身不开源的平台。GitLink 依托于中国计算机学会——一个由会员来治理的非盈利机构,可以确保该平台、项目永续存在,也可以凝聚各方一起来共建。


因此,在章文嵩看来,GitLink 平台是一个比 GitHub 更加独特的类似“DevOps 双环”般的创新存在。作为一个非盈利开源机构,GitLink 不光定位于学生群体和年轻开发者,而是希望更多人参与共建,以不断改善整个代码托管包括代码整个生命周期的 DevOps 的各方面体验。



目前,国内由背后商业公司支撑的代码托管平台已有几家,因此再做一个由商业公司为背景的平台其实意义不大。因此,非盈利机构+开源的代码开源代码托管平台成为了章文嵩博士及其团队的关注点,目标是大家一起来共建为开发者服务的软件工程创新服务平台。


通过开源,大家都可以一起参与进来共享共建,一起建设代码托管平台。因为非盈利机构,参与者不用担心利益分配,平台本身是中立和开放的,乐见在平台上有多方商业机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他们的商业价值,这能让整个社团变得更好,对社会有益。另一方面,通过GitLink平台的开放市场,相关软件工程课题及其软件成果可以有更多用户试用。


目前,围绕软件工程相关,GitLink 平台上已集成了非常多的功能,如蚂蚁 CloudIDE 、重睛鸟、建木等。蚂蚁 CloudIDE 是云端一体化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大部分语言,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程序调试单步跟踪,功能真正执行在云端非常方便;重睛鸟提供代码溯源、许可证分析及感染性漏洞分析;建木是一站式的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自动化运维服务。同时,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把自己在 DevOps 相关的功能集成到 GitLink 平台上面来。




关爱技术人才——给年轻同学的建议: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计算机软硬件也早已在各方面得到了出色发展,因此对于如今的年轻开发者们特别是学生群体来说,正是投身学习的好时机。对此,章文嵩也为一些即将投身开源领域但又“迷茫“的年轻学生们献上了宝贵的建议:“每个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要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把一个事情做到极致、独到,钱自然会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技术出身的章文嵩都一直非常关爱开源人才,并致力于将 GitLink 的参与者扩大至整个开源圈、开源技术人才领域,经常无私支持开源项目投入,并积极培养开源软件技术人才。


特别是在技术人员的招聘上,章文嵩都会通过与人员的专业技术交流,来挖掘人才的技术功底和独特亮点,比如通过其参与过的开源项目获动脑筋的游戏来观察不同人的思路和反应,从而发现能抗压、聪明的、未来潜力比较大的学生和人才。


对于开源方向的投入,章文嵩表示相比高校里的学生,企业界的技术人员才是国内大部分开源项目的重头,但同时他也会积极推动高校开源人才的培养,注重科研成果为社会所用,以造福整个社会。


在选择投资项目方面,章文嵩也会站在行业角发展的度为年轻人创业者提供一些宝贵建议。一个开源项目的开始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开源项目,“管生也要管养”。通过不断与潜在客户互动的情况下了解客户需求及产品缺陷,进而改进完善升级。要知道,“作为开发者,要认识到好的需求创意往往比真正的代码实现更重要”。



写在最后


如今,随着开源的活跃度增加,越来越多软件相关公司积极拥抱开源,几乎无一不开源,尤其是中后台的软件。与此同时,软件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人担心软件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对此,章文嵩表示,“对于一些基础软件或者偏中后台的软件来说,开源可能是唯一的方式”。


过去大部分都是闭源的系统,成本非常高,现在通过开源的方式,通过“0”试用成本拿到代码,可以就触达到很多潜在的客户,再通过互联网社区意见领袖传播从而形成开源生态。特别是对于软件公司来说,通过开源的方式获客的成本极低。


“本身我们都是开软件的受益者,作为受益者我们也应该要回馈才能让整个生态更好。”有索取也有回报,这才是正常的良性互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会在回馈中间就会获得很多的好处,一方面企业员工开发者有更多人愿意做开源,开发者个人也会得到很多的成长,以此通过开源方式将软件做得更好更稳定,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转型,最终造福整个人类。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查看其它精彩内容


  • GitLink平台https://www.gitlink.org.cn/

  • GitLink WebIDE:https://mp.weixin.qq.com/s/trzquuci8-gR_CQ1_SPkHg

  • GitLink 图形化DevOps:https://mp.weixin.qq.com/s/dkI6r7w2-HrKORRCNz4lJg



专访策划


安  旭

江  波

王  涛


 专访


安  旭


 编辑


安  旭

朱  玲

王  涛


头图设计及排版


欧启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50563
 
463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