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BMS和葛兰素史克相继花了大价钱拿到后购进TIGIT候选产品后,这个靶点似乎迎来一波行情。
TIGIT被广泛注意到应该是从去年ASCO会议开始,罗氏的TIGIT单抗tiragolumab惊艳亮相,tiragolumab联合atezolizutnab显著改善PD-L1 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响应,与atezolizutnab单独使用相比,联用后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实现了翻倍(31.3%VS16.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显著提升(5.4个月VS3.6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3%,凸显了显著的临床意义。在此之后,围绕TIGIT靶点的研发热度/项目交易便悄然加大,成为继PD-1/L1、CTLA4后备受关注的一个潜力靶点。TIGIT自2009年首次被揭示,至今近十余年的时间,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靶点。2009年Genentech团队在Nature Immunology发文,该文初步证实了TIGIT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配体。同年10月,Ofer Mandelboim团队在PNAS上发文,进一步证实了NK细胞上的TIGIT能够通过与PVR和PVRL2的相互作用抑制NK细胞的杀伤能力。2014年4月发表在《Immunity》,揭示了TIGIT在活化的抑制性Treg细胞上高表达,进而抑制机体的促炎症反应,另外,该文还揭示了TIGIT参与了不同T细胞群体间的调控作用;同年12月,Genentech团队再次Cancer Cell》发文表明,TIGIT在肿瘤浸润T细胞表面高表达,且通过抗体同时阻断TIGIT和PD-1能够特异性地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这一工作初步论证了TIGIT对于CD8+ T功能的抑制作用,以及TIGIT抗体与PD-1抗体联用的可行性。2018年,田志刚、孙汭团队在《Nature Immunology》发文,进一步证实了揭示肿瘤发展过程中TIGIT可导致NK细胞耗竭,并证明抗TIGIT单抗可逆转NK细胞耗竭并用于多种肿瘤的免疫治疗。

此后,随着诸多研究工作陆续揭示了TIGIT与各类肿瘤发展的关系,针对该靶点的药物开发工作开始兴起,而乘着肿瘤免疫浪潮,TIGIT候选人也很快被推上了临床,成为和PD-(L)1联合使用的热门靶点。
在全球TIGIT的布局版图中,在IO领域领先的国际大药企如默沙东、罗氏、百时美施贵宝等的管线中都配置了TIGIT项目,国内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等国内Top级肿瘤免疫企业也全部入局,此外国内还有科伦药业、乐普生物、华博生物、天广实、复宏汉霖、天境生物、泽璟制药、百奥泰等多家药企也在积极布局。目前全球范围内目前尚无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获批上市,目前已经披露的TIGIT在研项目共有20余项,其中罗氏Tiragolumab是全球TIGIT抑制剂研发进展中最快的候选药物。
不过,TIGIT单抗的热门布局并不能掩盖其单药疗效拿不出手的现实,单挑PD-1胜算趋近于零。目前与抗PD-1/PD-L1抗体捆绑使用成为主流的保命策略,纵观各企业已经进入临床开发TIGIT项目 ,无不选择了与PD-1/L1单抗的联用。虽然TIGIT单抗在单药疗效不能抗衡PD-1,鉴于在临床上TIGIT单抗与PD-1/L1单抗联用已明确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两者结合在扩大潜在的受益人群范围上仍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抗癌治疗策略。此外,后来者也能从罗氏tiragolumab的大放异彩中也能得到一些启示,要成功开发一款抗TIGIT药物,首先得配备一款PD-1/L1抗体。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佰傲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