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AME 作者面对面” 是微信公众号 “AME科研时间” 的特色专栏。编辑部精心挑选了发表在 AME 旗下杂志的优秀论著,诚邀作者总结亮点,分享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推动医学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本次分享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周建仓博士团队刊登在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的一项研究(英文原文:http://jtd.amegroups.com/article/view/13197/html)。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对于初诊且伴高血压(>160 mmHg)的ABAD患者,一组按照指南控制血压<140/90mmHg,另一组强化血压控制<120/70mmHg,评估强化血压控制对患者结局及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本研究结果预期会对急性B性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血压控制最佳目标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在美国约2.9-3.5例/10万人年。根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可以分为Stanford A和Stanford B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般需要急诊手术,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1%;而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ABAD)如果没有并发肠系膜动脉或下肢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急性期则以内科药物控制心率和血压治疗为主。即使通过优化内科药物或手术修复等治疗,ABAD远期生存率仍偏低,5年和10年生存率报道分别为60%和35%。
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病因,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注册研究(IRAD)资料表明72.1%的AD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导致血肿进展,造成严重后果,有效降压可缓解急性AD所致的疼痛和动脉内膜撕裂的进展,因此控制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急性期的首要治疗,且贯穿治疗的整个过程。目前指南对于AD急性期均推荐需控制心率和血压来降低主动脉壁张力。但是,各指南对于AD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尚无统一标准,美国心脏病协会及加拿大心血管病协会建议控制血压<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0/80mmHg;最近日本循环协会推荐控制收缩压到130mmHg以下。目前尚未有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不同血压控制目标对AD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方案是一项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对于初诊且伴高血压(>160 mmHg)的ABAD患者,一组按照指南控制血压<140/90mmHg,另一组强化血压控制<120/70mmHg,评估强化血压控制对患者结局及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本研究结果预期会对急性B性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血压控制最佳目标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周建仓,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第二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研究奖”获得者。曾赴澳大利亚和比利时访问学习。国内20多场英文重症专业会议的同声传译。对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管理及各种严重腹腔、纵隔及肺感染,各种休克,急性胰腺炎,严重多发伤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SCI 20余篇。
责任编辑:汤凯欣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媛玲 AM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