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 DSM:Docker 容器中的虚拟 DSM

安装
Docker Compose
services:
dsm:
image: vdsm/virtual-dsm:latest
container_name: dsm
ports:
- 5000:5000
environment:
- CPU_CORES=4
- RAM_SIZE=4G
- DISK_SIZE=64G
volumes:
- /vol1/1000/docker/dsm:/storage
devices:
- /dev/kvm
restart: always
参数说明(更多参数设置建议去看文档)
:::
5000:Web 访问端口
CPU_CORES:处理器核心数量
RAM_SIZE:内存大小
DISK_SIZE:磁盘容量
/dev/kvm:需要处理器支持虚拟化并启用(支持虚拟机的应该都行)
:::
使用
浏览器中输入 http://NAS的IP:5000
就能看到界面

等下载完成,就可以进行初次使用的设置

设置管理员账号

设置更新选项(选手动更新,不建议乱更新)

点击“跳过”

点击“提交”

进入系统界面,这些可以后面需要再进行安装或者开启

信息中心,可以看到处理器都可以正确识别

存储管理器,上面设置分配的系统空间还有挺多的

扩展
群晖简单使用这里就不说,主要说一下这个镜像的一些参数配置
增加空间
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增加系统的空间大小
- 1. 新增磁盘路径空间,属于是映射路径简单划分一块空间
environment:
DISK2_SIZE: "32G"
DISK3
_SIZE: "64G"
volumes:
- ./example2:/storage2
- ./example3:/storage3
- 1. 分配磁盘设备,将硬盘或者分区直接映射给系统进行管理
devices:
- /dev/sdb:/disk1
- /dev/sdc1:/disk2
TIP:
因为没这么多磁盘,这里只演示第一种方法
需要设置空间大小和映射的路径

重新部署,启动系统就可以看到多了一块空间了(因为每个空间都有系统,会占用一定空间,所以可用的大小不一定和设置一样)

设置核显
这里可以直接使用核显而不用直通,宿主机和群晖都可以同时使用。但是,这里设置了也不清楚也没有成功。
设置 GPU 开启参数,映射核显(这里我还添加 22 端口映射)
会自动安装 GPU 驱动

这里直接进入 SSH 是看不到核显的,项目说可以用用于相册人脸识别(这就不清楚了)

总结
总的来说我个人是更推荐用虚拟机安装,不过用 Docker 方式部署确实很方便,不用编译引导,自动都安装好直接用就行,而且可以共用宿主机核显。
安装套件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资源占用,需要 CPU 和内存还是挺小的,可以在比较弱的机器运行(这里我是用 N100 设备)

综合推荐:⭐⭐⭐⭐(可以部署玩玩)
使用体验:⭐⭐⭐⭐(和虚拟机差不多)
部署难易:⭐⭐⭐(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