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首席营销智库 作者 | 张小虎
自ChatGPT、deepseek等AI神器推出后,大家对其呈两极看法,有人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好帮手,也有人比较“宿命论”,认为人类与AI将呈现对抗竞争的形式。
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是,当下无论是品牌还是用户,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拥抱AI,或者说是国内消费者对于新科技有着天然的高接受度。
其中不乏很多品牌开始用AI做广告,试图开辟另一种画风增加新鲜感,华为云就是其中一位。
华为云拼贴风AIGC大片
视觉效果绝了
华为云这种to B的属性,更多是起到一种赋能或者加持的作用,诸如助力企业出海,这是一件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的事情。
而这次便是为了展现华为云对企业出海的支持,华为云打造了一支AIGC创意大片《出海历险记》,以此吸引更多企业使用华为云服务。
这支AIGC大片使用了极为丰富的视觉元素和酷炫的画面效果,呈现出拼贴风格。汽车在由海报组成的天空路上行驶,斑马、猩猩互相打球等超现实画面......
影片主打一个天马行空,构建出充满想象力的奇幻视觉场景,在给用户带来新奇视觉体验的同时,也突出华为云在企业出海过程中打破常规、创造无限可能的立意。
当然,其中还植入了华为云的服务内容,如商法财税专业运营支持、聚合生态等,巧妙地融入中国企业在拉美、非洲等地区的出海历险故事中。
从营销层面上说,这背后是品牌对于一种新鲜感的制造,尤其是在时下趋于同质化的营销环境下,AIGC的观感给了更多“不一样”的体验,一方面用新鲜感抢夺用户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传递华为云的品牌价值和服务优势,实现业务拓展。
挖掘AI价值潜力
制造营销新鲜感
所谓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算法,让机器自动化生成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让企业在内容营销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某种程度上即是品牌低成本、高效率做营销的绝佳手段。
另一个则是蹭了一个时下AI的热度,当下正处于一个科技井喷的节点,很多人关注、使用
AI,企业也在争相开发AI,与AI相关的应用自然会引起一定注意。
华为云此次的拼贴风AIGC广告,巧妙之处就在于给予了用户端、B端一种新鲜的体感,一方面是生成内容的成熟化,侧面彰显华为云的科技实力,另一方面也暗藏卖点,将产品能给到企业的各种支持软性植入于AIGC之中,这种方式对于营销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早在之前联想成立40周年之际,联想就曾发布了一支名为《生于1984》的广告片。这部短片不仅是一次对自身辉煌历程的回顾,更是对过去那一代追梦者的集体致敬。
影片把品牌故事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同样是利用AIGC创造出既怀旧又充满未来感的画面,再现1984年那个充满变革与希望年代的经典品牌和物件。
就比如北极星闹钟,人们不用等北极星闹钟响,会早起去追赶太阳;万科的经典语录“我觉得干大事的时候到了”,他们在新兴之地石破天惊,用建筑赞美生命。
还有那个年代很经典的海尔冰箱,海尔兄弟的形象家喻户晓,他们在质量涯地振臂高呼,许下真诚到永远的承诺,还有上海手表、中华钢笔、健力宝、正泰......
华为云主打一个天马行空,把想象力融入AIGC中,联想则是发挥情感价值,讲过去、讲过往,本质上是品牌挖掘AI价值潜力的过程。
云服务市场
归根结底是产品力和品牌力的竞争
受到很多科幻电影的影响,外界环境促使大众对未来有更多期盼,换句话说,人类的科技树有很多走向,但大众期盼让科技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头号玩家》、《黑客帝国》带来了元宇宙空间,在扎克伯格的试想中“元宇宙”也成为了2021的年度热词。《三体》、《流浪地球》、《我,机器人》,让AI成为了下一个时代风口。
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给了大家很大惊喜,这也使得大众自然而然会去做一些期盼、展望,幻想着AI之后发展的图景。
其实不难发现,近几年很多品牌都会跟AI扯上关系,更多是要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或者说让品牌沾上科技的标签,让自身能够更有“前景”。
就当下的大环境来说,AI市场还是一片红海,竞争者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固化的格局,就比如凭空冒出来的deepseek就是一个例子,在这个圈子中,技术力、产品力永远是硬道理,有实力就自然拥有话语权。
换成华为云也是一个道理,云服务有很多,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等,多极化格局下是产品力和品牌力的竞争。
而华为云此次的拼贴风AIGC大片《出海历险记》则是起到一个辅助加持效果,通过生动、充满趣味的视觉创意,华为云展现了该平台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出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露出利益点的同时,赋予品牌更多“硬核实力”的标签和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