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Git

TIGIT靶点大败局

医曜 • 1 周前 • 60 次点击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随着默沙东的退出,TIGIT靶点迎来了至暗时刻。

12月16日,默沙东在其官网宣布,正式终止TIGIT单抗 Vibostolimab的临床开发项目。早在今年8月8日,该药物的III期 KeyVibe-008临床试验遭遇失败并被叫停,此次则是彻底终止其开发计划。

TIGIT靶点曾是近年来最受业界关注的热门靶点之一,尤其是具备与放化疗、分子靶向药联用对抗癌症潜力,一度被视为是下一个“PD-1”。诱人的市场前景吸引了诸多药厂入局,罗氏、默沙东、BMS、诺华等MNC皆竞相投身其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量的临床投入并没有换来相应的产出,罗氏、默沙东等巨头的TIGIT管线先后折戟,这也让TIGIT靶点成药前景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01
曾经的荣光

TIGIT靶点并没有特别源远的历史,它最初是由罗氏旗下基因泰克研究团队所发现,并于2009年首次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证实:该基因具有免疫球蛋白样(IgV)结构域和免疫受体蛋白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

TIGIT是Ig超家族的一个受体分子,由224个氨基酸组成,I型跨膜蛋白,主要表达在活化的CD8+/CD4+T、NK、Treg、滤泡辅助T细胞上,在调节固有和适应性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显示,在乳腺癌、肺腺癌、肾细胞癌、肝细胞癌、胃癌以及血液肿瘤等多种癌症的细胞微环境中,均发现了TIGIT的过表达情况,并且还伴随着PD-1、TIM3、LAG3等免疫检查点的高水平表达,这意味着在联合用药方面存在潜在的可行性与探索空间。

TIGIT的配体包括CD112和CD155,在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许多非造血细胞(包括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细胞)上表达。此外,TIGIT还与CD226和CD96竞争配体,相比之下其对CD155具有最高的亲和力。

图:TIGIT作用机制,来源:华金证券

临床前研究表明,用单抗阻断TIGIT可以逆转多种肿瘤模型中抗肿瘤NK细胞的衰竭,同时以NK细胞依赖的方式阻断TIGIT还可导致强大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进而提高荷瘤动物的整体生存率。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TIGIT自然而然地成了癌症治疗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热门靶点,吸引着众多科研力量与药企投身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80个TIGIT项目在研,进展最快的已进入III期临床,罗氏、默沙东、AZ、GSK、吉利德等多家制药巨头争相布局。

其中,罗氏是TIGIT领域的领导者。自从2002年发现TIGIT靶点后,便围绕TIGIT靶点开展了数十项临床试验。在2020年时,罗氏开始尝试TIGIT单抗Tiragolumab与PD-L1单抗Tecentriq的联用组合,在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临床CITYSCAPE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引发行业轰动。

也正是基于这一次的成功,促使TIGIT成为继PD-1之后业界最关注的抗癌靶点,MNC开始集中布局,疯抢全球TIGIT在研临床管线。BMS、GSK、诺华、Coherus均出手引进TIGIT管线,其中GSK出手最为大方,仅首付款就高达6.25亿美元。

图:全球TIGIT管线BD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MNC巨头的重磅加入将TIGIT 靶点推至史无前例的热度,并且在规模与推进速度上,显示出市场对创新免疫疗法的急切渴望,以及对TIGIT这一新兴靶点重塑免疫治疗市场格局寄予的厚望。


02
MNC接连败退

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如业界想象的那样顺利。

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TIGIT靶点药物实际疗效和安全性都需要接受更为严苛、全面且细致的审视与检验,失败也接二连三地到来。

罗氏的Tiragolumab是TIGIT单抗领域的标志性药物,在2021年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药物资格。然而,2022年3月Tiragolumab就遭遇失败,罗氏宣布Tiragolumab单抗与Atezolizumab(PD-L1单抗)+化疗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III期临床SHYSCRAPER-02研究未达到PFS和OS的共同主要终点,成为全球首个TIGIT III期临床失败案例。

同年5月,罗氏再次宣布Tiragolumab单抗与Atezolizumab联用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III期SKYSCRAPER-01研究,未达到其PFS的主要终点。2024年7月,Tiragolumab+Atezolizumab+化疗用于一线治疗NSCLC的III期临床研究SKYSCRAPER-06没有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被罗氏宣布终止。

肺癌是最重要的赛道之一。PD-1抑制剂正是因为拿下肺癌适应症,才逐渐有了如今的地位,而Tiragolumab在肺癌领域的接连失败,对TIGIT靶点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

罗氏并非唯一的失败者,其他MNC的TIGIT药物同样命途多舛。

一众MNC中,诺华是最明智的。在从百济神州引进Ociperlimab后,诺华并没有急于去验证,而是对其进行持续全面评估。2023年7月,诺华基于多方面综合评估,最终决定终止这项合作,并将全球开发权益归还给百济神州。与此同时,百济神州也终止了III期临床研究AdvanTIG-301,仅保留AdvanTIG-302研究,只不过市场已经很少能听到这条管线的消息了。

无独有偶,BMS也在近两年选择放弃TIGIT靶点。BMS先是由于药物的毒性安全问题,在2023年宣布终止其抗TIGIT药物BMS-986207的II期临床试验,又在今年8月,宣布退出与Agenus的TIGIT合作项目,并“退货”了已经支付了2亿美元预付款的TIGIT双特异性抗体AGEN1777。

与它们相比,默沙东显然在TIGIT靶点投入了更多精力,毕竟其拥有K药这个大单品,如果能够将TIGIT靶点与PD-1联用打通,那么无疑将大幅提升K药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默沙东对TIGIT单克隆抗体Vibostolimab寄予厚望,将其与PD-1联用,用于多种肿瘤适应症的治疗。其中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均已进入III期。

但十分可惜的是,默沙东还是遭遇了连续的失败。2023年3月,Vibostolimab与PD-1联用在治疗NSCLC的II期KeyVibe-002研究中遭遇挫折,其治疗效果不如多西他赛;2024年5月,因为免疫副作用,默沙东停止了Vibostolimab联用K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的III期临床;8月,默沙东再次终止了Vibostolimab联用K药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12月,正式宣告终止Vibostolimab的临床开发项目。

默沙东的退出,对于TIGIT靶点而言无疑是最坏的消息。当这个靶点失去了最大的潜在买家,它的价值亦将显著降低。一众MNC退出后,TIGIT靶点的关注度已经大幅下降,但仍有不少管线在持续推进中。

罗氏的Tiragolumab虽然在肺癌屡屡受挫,但其联合疗法用于一线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SKYSCRAPER-08临床III期试验的积极结果,其治疗肝癌的联合疗法III期临床试验也在推进中。

此外,阿斯利康的TIGIT和PD-1的双抗药物Rilvegostomig正在进行多项临床研究,包括HNSCC,胆道癌,NSCLC,及其他晚期肿瘤;GSK的Belrestotug与PD-1单抗Dostarlimab联用一线治疗晚期NSCLC于今年9月正式推进至临床III期;吉利德的TIGIT抗体Domvanalimab与PD-1单抗Zimberelimab联用治疗NSCLC III期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并取得积极效果。

败局之下,TIGIT靶点虽然已经陷入绝境,但也并不是毫无机会。


03
夕阳之下

回溯过往,TIGIT靶点之所以能成为研发热点,很大一部分原因与PD-1有关。

一方面,PD-1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国内,除已有16款PD-(L)1产品获批上市外,临床试验登记数量累计超650条,涉及企业超150家,其中超180条处于III期临床阶段。与此同时,随着O药、K药的核心专利将在2027年及2018年到期,同类药物数量激增必将导致市场高度同质化,PD-1市场规模增长也将逐渐放缓。

另一方面,PD-1单抗存在仅在少数癌种应答率较高的缺陷。在临床实践中,PD-(L)1抗体单药治疗肿瘤的响应率仍相对偏低(20%~30%),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够有较好的应答,导致其单药治疗存在临床局限性。因此,市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靶标及药物。

TIGIT和PD-(L)1在免疫抑制的机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作用的细胞类型和具体环节存在差异,二者联用有可能产生协同的免疫激活效果,这就是默沙东、BMS等免疫疗法巨头愿意花重金投入TIGIT靶点的原因。

然而,尽管理论上TIGIT靶点药物与PD-(L)1抑制剂联合有协同增效的潜力,但在实际临床试验中,这种联合治疗的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而单药治疗效果与PD-(L)1单药治疗相比也相去甚远。同时,TIGIT靶点药物在调节免疫系统时,可能会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影响了药物的有效评估和进一步开发。

TIGIT至今未能成药,可能是TIGIT靶点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从一开始就被高估了,也可能是由于联合用药的剂量、用药顺序、治疗周期等因素尚未优化。但让巨头们果断放弃TIGIT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双抗的崛起令TIGIT的临床意义逐渐弱化。

今年9月,康方的依沃西(PD-1/VEGF双抗)数据公布后,双抗迅速成为各大药企关注的新热点。默沙东斥资33亿美元拿下礼新医药PD-1/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LM-299,BioNTech以9.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成立仅6年的双抗研发公司普米斯。与此同时,针对更广泛的PD-(L)1双抗药物,如PD-(L)1+41BB(CD137)、CD47、TIGIT、LAG3、HER2、CTLA4等双抗靶点正在成为各大药企新的研发方向。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PD-(L)1市场逐渐饱和,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技术如双抗、ADC等药物不断涌现,使得PD-(L)1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优势不再像过去那般突出。而TIGIT靶点作为主要与PD-(L)1联用的方案,在PD-(L)1时代流逝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失去依托的困境。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尽管TIGIT临床试验多次失败,可并不意味着TIGIT靶点的终结。由于TIGIT参与的免疫调节机制十分复杂,与其他免疫检查点以及免疫细胞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未来可能需要持续研究探索,设计不同的联用方案,优化临床试验方案才能真正发挥TIGIT药物的疗效。


· 靶点格局 ·

PD-1靶点 | TIGIT靶点 | Claudin18.2靶点

BCR-ABL靶点 | PCSK9靶点  Bcl-2靶点

GLP-1靶点 | CDK4/6靶点 | CD20靶点

 EGFR靶点 | KRAS靶点 | CD47靶点

c-MET靶点 | ALK靶点 


· MNC观察 ·

礼来 | 默沙东 | 诺和诺德 | 强生

阿斯利康 | 诺华 辉瑞 | 罗氏

艾伯维 | GSK | 吉利德 | 拜耳

福泰制药 | Moderna  | 安进 银休特

德康医疗 | 史赛克 | Illumina 


· 产业地图 ·

百济神州 | 恒瑞医药 | 君实生物  | 信达生物 

再鼎医药 | 复宏汉霖 | 先声药业 | 康方生物

药明康德 | 药明生物 | 贝达药业 | 诺诚健华

亚盛医药 | 迪哲医药 | 荣昌生物 | 基石药业

诺辉健康  | 迈瑞医疗 | 联影医疗 | 华大智造

爱尔眼科 | 时代天使 | 亚虹医药 | 康宁杰瑞

百洋医药 | 讯飞医疗 | 微创医疗 | 福瑞股份

京东健康 |  美团医药 | 晶泰科技 | 英矽智能

金斯瑞生物 | 传奇生物 | 华东医药 | 云顶新耀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77330
 
60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