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3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
其中,获奖广播作品共38件,占比10%。
那么,这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标杆传达的导向是什么?获奖作品背后的示范引导作用又有哪些呢?电台工厂将对广播类作品进行展播,以新闻精品促业务提升。今天,我们分享的作品是;上海广播电视台FM93.4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十万个为什么》栏目刊播。12月初,ChatGPT上线,在科技圈内逐渐引发小范围热议。凭借在科技内容领域的敏感度,节目组迅速判断该技术可能引发重大产业变革,决定在第一时间以大版面、多角度、深思考的直播访谈形式进行关注。本期参评节目也是全国广电媒体中最早对其进行深度解析的新闻访谈节目,为受众全方位、客观理解该技术提供了极有价值和前瞻性的参考。
为真实展现该技术,节目组在获取内测账号后进行了多轮测试,对其优势和局限性有了深入了解,并确定技术与伦理两大讨论方向,邀请相关业内资深专家参与。同时,考虑到音频访谈的特性,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在节目中直观呈现主持人对话AI的“访谈实况”,首次将访谈对象拓展到“非人”领域。
节目中,前两轮人机对话内容,旨在展示“AI正对文字类工作发起挑战,但人类依然有无可取代的优势”;第三轮,运用“引用攻击”的谈话技巧,试图诱导AI回答“不道德言论”,让节目在充满戏剧感与可听性的同时,更引发公众对于规范引导AI发展的“冷思考”,堪称点睛之笔。
多层次、多对象的访谈,生动展现前沿进展、科普算法原理,分析潜在应用,也探讨其安全风险与伦理冲击,更直观表达“人类短期内还无法被AI取代,但‘人机共生’已是未来趋势”这一核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