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aigc

AIGC大佬创业版图,9家红利公司大盘点|职升机头等舱计划

36氪 • 1 年前 • 290 次点击  

加入「职升机头等舱」计划,解锁更多AIGC红利公司。



今年冬天,硅谷顶级孵化器Y Combinator冲向AIGC创业者,冬季孵化营一口气选了百家AI相关的创业项目,占到今年总孵化项目数量的近40%。
而在国内的投资界,仅在今年上半年,涉及生成式AI大模型及其落地应用的企业的融资就有51笔,投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比2022年全年的96亿元要多出约十倍。
ChatGPT现世至今,AIGC创业之火席卷全球。
那些在学术界独占鳌头、商业领域翻云覆雨的精英们,纷纷投身AIGC创业。他们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还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顶级风险资本的支持。
在本篇文章中,职场 Bonus 盘点了九位AIGC领域创业大佬的故事,同时提供了这些公司的在招岗位。
通过微信小程序:职升机Bonus,解锁「职升机头等舱」计划,可查阅和投递。
解锁AIGC赛道红利公司&内推权益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职升机Bonus

加入「职升机头等舱」计划

*注:以下按照公司成立时间倒序排列,新近成立的在前。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整理。

01 月之暗面

创业大佬:杨植麟
成立时间:2023年4月
融资情况:完成天使轮,获得红杉资本、今日资本、砺思资本等知名机构近20亿元投资
创业经历:第一次创业循环智能,第二次创业月之暗面
前不久,被业界翘首以盼的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终于推出了他的AIGC创业首秀——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大模型moonshot,以及搭载该模型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Chat。

杨植麟

杨植麟,一位90后的AI天才,以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在AI界崭露头角。他曾是清华大学的保送生,程序设计课程满分的「少年天才」,并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关于Transformer-XL和XLNet的两篇重要论文,为AI大模型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此外,杨植麟还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2016年,杨植麟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创立了他的第一个创业公司循环智能,2021年,循环智能和华为云合作开发了大名鼎鼎的盘古大模型1.0版本。
他本人也在唐杰的智谱AI、智源研究院、清华研究团队等多个AI项目当中贡献颇丰。由于大模型经验丰富被外界予以厚望的杨植麟,在今年4月和清华同门吴育昕、周昕宇一起创办了月之暗面。
在杨植麟的领导下,月之暗面团队成功研发了首款大模型产品——智能助手Kimi Chat。这款产品支持输入20万汉字,是目前全球大模型产品中所能支持的最长上下文输入长度(作为对比,OpenAI的GPT-4-32k只支持约2.5万字)。
月之暗面团队成员履历辉煌,半数以上有海外经验,还有很多技术专家坐镇。目前团队只有60人左右,每个月都会吸纳在全球NLP、CV、RL、Infra等方面有显著影响力的人加入。
例如,在大模型方面,团队成员发明了RoPE相对位置编码,在视觉领域,团队成员发明了MoCo,均为领域内的重大突破。此外,月之暗面的产品人才也有操盘几亿DAU的经验。
至今,月之暗面已经获得红杉资本、今日资本、砺思资本等知名机构近20亿元的大额投资。创始人杨植麟表示,首轮融资以及接下来的新一轮融资都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团队扩展。

北京 20-99人

在招岗位

资深后端研发工程师(30-45k)

大规模数据处理工程师(30-45k)

视觉设计师(300-500元/天)

算法实习生(300-500元/天)

服务端开发实习生(200-400元/天)

HR实习生(6-8k)

运营实习生(150-180元/天)

02 百川智能

创业大佬:王小川
成立时间:2023年4月
融资情况:A轮获得阿里、腾讯、小米等科技巨头及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3亿美元投资
曾担任:搜狗公司CEO、前搜狐高级副总裁兼CTO、搜狗公司董事
在中国科技产业界,王小川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自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从搜狐到搜狗,再到如今的百川智能,王小川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引领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王小川

王小川的学术背景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清华大学,他师从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孙茂松教授,专注于搜索技术的研究。在本科期间,他就参与了ChinaRen创业项目,开发了提问式搜索引擎「孙悟空搜索」。
在搜狐工作期间,王小川凭借其卓越的技术才能和领导力,成功开发了第三代中文搜索引擎——搜狗。2006年,搜狗输入法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中文输入的方式,紧接着推出的搜狗浏览器与搜狗搜索共同构成了「三级火箭」,使王小川和搜狗声名鹊起。
2010年,搜狗从搜狐分拆单独运营,王小川担任搜狗公司CEO。在王小川的带领下,搜狗于2017年成功登陆纽交所。2020年腾讯收购搜狗后,王小川卸任搜狗CEO,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之旅。
这次,王小川选择了创立百川智能,打造「中国版的OpenAI」。短短半年时间里,百川智能发布了多款开源可免费商用的大模型,以及正式进军To B领域的Baichuan API接口。
百川团队目前规模170余人,技术人士占比70%-80%,来自搜狗的旧部大概占三四成左右,包括前搜狗COO茹立云、前搜狗CMO洪涛、前搜狗搜索总经理陈祎鹏等人。
月前,百川智能宣布获3亿美元A1轮融资,加上天使轮的5000万美元,百川智能的融资金额已达3.5亿美元,成立不到半年便跻身独角兽之列。
10月17日,百川智能正式启动2024届校园招聘并发起「星耀计划」。将面向海内外学生,同时覆盖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多所高校。

北京 100-499人

在招岗位

全栈工程师(20-35k·16薪)

算法工程师(25-40k·16薪)

后端高级工程师(20-40k·16薪)

AI游戏产品策划(25-45k)

产品经历医疗方向(20-35k·16薪)

社区技术运营(20-40k·16薪)

内容安全策略运营(15-28k·16薪)

招聘经理(20、40k·14薪)

公共事务经理(25-35k·16薪)

美术设计(20-30k·16薪)

03 澜码科技

创业大佬:周健
成立时间:2023年2月
融资情况: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数千万人民币
曾担任:历任阿里云、MediaV、依图科技、弘玑RPA等公司研发总监、CTO
周健,一位在科技产业拥有丰富经历的创业者,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成就。
2002年,入学上海交大第三年的周健拿下亚洲首个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在技术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毕业后,他拿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谷歌和上海MSN的offer,最终选择了谷歌,成为了李开复的50个「关门弟子」之一。
2008年到2013年期间,他先后加入阿里云和Media V,还曾有过一段创业经历。
2013年,周健加入依图科技,成为大名鼎鼎的AI四小龙依图科技第10号员工。在依图科技,他见证了一个技术从创新到普及应用再到全社会的完整过程。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自动化平台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于是,他在大模型风口创立了澜码科技,致力于利用大模型技术解决过去难以实现的问题。

周健

澜码科技的研发方向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一代自动化平台,打造一个AI agent,在专业场景下复现专家的专业技能,助力企业提升业务流程质量和效率。
在此背景下,澜码科技研发了连接人与系统的「Ask XBot」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专家可以通过对话教会机器如何去协助工作,而一线员工则能够在对话中就轻松地完成日常工作。
比如,在桌面界面上,用户可以告诉Ask XBOT调起桌面应用,还可以要求它建立一个RPA流程,下载某银行账户过去一个月的交易流水。
澜码科技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依图科技、阿里巴巴、腾讯、字节、IBM、Google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曾亲历AI1.0的高速发展,有着丰富的连续创业经历。
目前,澜码科技保持着60人左右的小规模团队。联新资本董事总经理史君曾评价:「澜码科技的核心团队在技术和商业上的结合非常完整,是市场上少见的稀缺的优秀组合。」

上海 20-99人

在招岗位

资深NLP算法工程师(50-80k·15薪)

资深算法工程师(50-70k·15薪)

NLP算法工程师(30-60k·14薪)

运维开发工程师(25-40k·15薪)

后端java工程师(18-35k·15薪)

交付项目经理(20-40k·15薪)

python开发工程师(15-22k·14薪)

04 衔远科技

创业大佬:周伯文
成立时间:2021年底
融资情况:完成天使轮融资,总额数亿元
曾担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与AI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此前为IBM美国纽约总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院长、IBM Watson集团首席科学家、IBM杰出工程师
2021年,周伯文就预感到未来一定会出现ChatGPT这样的产品。
彼时他还在京东集团担任高级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云与AI总裁和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但他意识到,在大平台做AI,必定会受限于大平台本身的业务方向。
为了不被大平台的「100件事」干扰,聚焦想做的这一件事,周伯文毅然决然选择创业,投入全部身心到大模型和AIGC的浪潮当中。
在人工智能领域,衔远科技的创始人周伯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重量级大咖。

周伯文

周伯文博士是深度的产、学、研融合的践行者,在创业前,他拥有20多年自然语言生成、对话与交互式AI研究经验。他提出的「自注意力融合多头机制的自然语言表征机理」成为Transformer架构核心,被引用超过2000次;在AIGC领域,他的自然语言生成算法被引用3000余次。
创立衔远科技后,周伯文很快意识到他们正处于科技产业化的「无人区」当中
衔远科技开创性地研究了AI大模型与产业生产力的关系,他们发布了全球首个商品供应链大模型「品商大模型」以及多轮对话平台ProductGPT,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实现从商品洞察、定位、设计、研发到营销的创新。
衔远科技目前团队规模10-50人,技术、产品及业务骨干团队的成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

北京 20-99人

在招岗位

大语言模型算法工程师

多模态算法工程师

算法框架工程师

销售经理/总监-政务方向/企业方向

售前解决方案专家/政务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项目经理

内容运营实习生

05 MiniMax

创业大佬:闫俊杰
成立时间:2021年12月
融资情况:完成A轮,已获得腾讯、高瓴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金额超2.5亿美元,目前公司估值12亿美元
曾担任: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商汤研究院副院长
MiniMax或许是中国大模型公司中最像OpneAI的一家,而其创始人闫俊杰也是AI大模型中布局最早、技术背景最深的创业者之一。

闫俊杰

闫俊杰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担任商汤科技副总裁,负责搭建深度学习的工具链和底层算法,以及通用智能的技术发展。
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闫俊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100多篇顶级期刊论文,被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超过一万次。
创立MiniMax之后,他带领团队从底层做起,形成了文本到视觉、文本到语音、文本到文本三大模态的基础模型架构,可能是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3个模态大模型能力的创业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MiniMax的商业策略与OpenAI有着相似之处,涵盖了面向个人消费者(to C)和面向企业(to B)两个领域。
在面向个人消费者方面,MiniMax推出了一款名为Glow的AI虚拟聊天社交软件,仅四个月时间便吸引了数百万用户。而在面向企业方面,MiniMax计划在今年开放API,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在闫俊杰的领导下,MiniMax已经成功吸引了腾讯、高瓴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和支持,估值达到12亿美元,成为国内AIGC独角兽的领军企业。

北京 100-499人

在招岗位

算法服务架构师(45-75k·16薪)

IOS研发工程师(25-50k·16薪)

java后端工程师(25-50k·16薪)

服务端开发工程师(25-50k·16薪)

资深综合法务(20-40k·15薪)

招聘专家(20-40k·16薪)

AI对话创作专家-海外(20-40k·15薪)

海外运营专家(20-40k)

AI开放平台产品经理(25-50k·15薪)

C端产品经理(30-60k·15薪)

C端UI设计师(30-60k·15薪)

专利法务(25-45k·15薪)

海外KOL投放专家(20-40k)

06 聆心智能

创业大佬:黄民烈
成立时间:2021年11月
融资情况:完成Pre-A轮融资,近期获智谱AI两次股份增持
在美国,曾经熊熊燃烧的大模型之火正在冷却,而另一个AI赛道正在异军突起——情感AI的增速迅猛,逐渐受到用户们更多的偏爱。
在国内,也有一位对人工智能发展见解深刻的科学家,黄民烈。在众多学者和创业者纷纷涌入大模型研究的浪潮中,他并未盲目追求通用大模型,而是从2015年起就专注于破解情感AI的密码。

黄民烈

在创业之前,黄民烈已然是学术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来被长聘于该系做副教授,还是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基础模型中心副主任(智谱AI唐杰担任主任)。
然而,黄民烈并未止步于学术殿堂。2021年,他在情感AI方面多年的耕耘凝聚成实,成立了人工智能心理健康企业「聆心智能」。聆心智能也是目前该赛道NLP基因领先的创业团队之一。
聆心智能开创了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已推出AI情绪疗愈机器人Emohaa,并与知名精神心理平台好心情达成合作。
早在去年11月,聆心智能就推出了首个超拟人AI产品 ---「AI 乌托邦」,该系统允许用户快速定制AI角色,只需要输入简单的角色描述,就可以生成相应人设的 AI,与之进行深度对话和聊天。
聆心智能的团队孵化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吸纳了一众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出自清华的智谱AI,在2023年两度投资增持聆心智能,帮助后者顺利完成Pre-A轮融资,达成估值1亿美元。

北京 100-499人

在招岗位

NLP算法总监,黄民烈教授亲带(40-70k)

测试开发工程师(11-20k)

AI产品经理-C端社交社区(20-40k·14薪)

运营总监(20-40k·16薪)

AIGC大客户总监(25-50k)

AI大客户经理(15-30k)

AI游戏编辑(8-13k)

UI设计师(10-15k)

算法实习生(200-300元/天)

运营/数据分析实习生(200-250元/天)

07 西湖心辰

创业大佬:蓝振忠
成立时间:2021年7月
融资情况:完成Pre-A轮融资,后获得百度风投、汤姆猫等连投的三轮融资
曾担任:一家位于洛杉矶的智能监控企业作为研发主管;谷歌AI研究所研究员;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
在西湖心辰成立的三年前,一篇题「ALBERT: A Lite BERT for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of Language Representations」的论文横空出世,在自然语言研究处理社区引起了极大关注。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蓝振忠,霎时声名鹊起。

蓝振忠

2017年,蓝振忠即将从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毕业,结果偶然得知,一位曾与之共同成长的同窗因心理压力过大,抑郁症,选择了自杀。
目睹这场悲剧后,蓝振忠萌发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温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于2020年回国创立了西湖心辰,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
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如AI心理疗愈机器人「聊会小天」、AI写作产品「FRIDAY」和AI绘画产品「造梦日记」。
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这支低调的团队,拥有国内几乎最顶尖的研究力量。
西湖心辰拥有一支高人才密度的团队,团队成员既有来自Google、Meta、Amazon等公司的高管和科研专家,也有在应用层面深耕人与AI交互、自然语言处理,并颇具技术经验的实干型人才。
另外西湖心辰背靠西湖大学,这所中国新型研究型大学拥有丰厚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算力资源。
凭借着这支「顶流」团队,西湖心辰今年两度获得百度风投、汤姆猫等机构的投资,获得了将月活用户超4亿的汤姆猫升级迭代成有记忆、有情感、能主动聊天的汤姆猫的合作机会。

杭州 20-99人

在招岗位

大模型训练加速研究员(25-50k·13薪)

语音合成算法工程师(25-40k·13薪)

NLP算法工程师(25-50k·13薪)

AI推理框架工程师(25-40k·13薪)

心理产品经理(20-35k·13薪)

AI行业大客户拓展销售(20-40k)

商务经理(20-40k)

海外投放优化师(18-35k·13薪)

海外用户运营实习生(200-250元/天)

HR实习生(120-240元/天)
08 澜舟科技
创业大佬:周明
成立时间:2021年6月
融资情况:完成Pre-A+融资,总额数亿元
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ACL)主席
周明,是当今NLP领域成就最高的华人之一。
周明在1991年就从NLP重镇哈工大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在1999年被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院长李开复挖走,后来不久成为NLP研究组负责人。
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21年,期间他的科研成果丰富,包括中国第一个中英翻译系统的研制者、日本最著名中日翻译产品研制者,以及在2019年成为了AI语言领域最高级顶会ACL(国际计算语言协会)主席。
周明的科研技术成果,在产业界和学术界两开花。他参与带队的NLP成果,光入选ACL的论文就超过100篇,相关技术还被应用到了Windows、Office、Azure、微软小冰等世界级产品中。
他早有预判大模型会是未来。他在知天命之年选择创业,在李开复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孵化出了一个NLP团队,为创业奠定了基础条件。

周明

2021年6月,周明创立了澜舟科技,专注于AI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方向。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孟子」的预训练模型,该模型具备搜索、生成、翻译和对话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垂直场景。
澜舟科技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和孟子预训练技术,推出了AIGC创作平台,主要支持文字写作。
目前澜舟科技规模不过百人,实际上在2021年澜舟科技在孵化「孟子」之际也不过寥寥几人,从团队到产品走的都是「轻量化」路线。

北京 20-99人

在招岗位

大模型方向算法高级架构师/科学家(100-150k)

NLP大模型算法专家(60-90k·14薪)

爬虫专家(50k-70k)

推理优化工程师(35-65k)

大模型测评产品经理(20-25k)

AI训练师(15-25k)

NLP算法实习生(300-400元/天)

09 智谱AI

创业大佬:唐杰、张鹏
成立时间:2019年
融资情况:完成B+轮,并获得美团、蚂蚁、阿里、红杉、高瓴超过 25 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名副其实的新晋独角兽。
哪怕是在高手林立的大模型领域,智谱AI都是明星。
这是一家从清华实验室走出来的大模型公司,集结了一群清华大牛——CEO张鹏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总裁王绍兰为清华创新领军博士,清华大学计算系教授唐杰也参与了孵化。
唐杰,智谱AI成立的背后主导人物。他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也是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领域颇具话语权和声量的学术领军。唐杰教授曾主导开发全球最大的万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悟道2.0,这一成就展示了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造诣。
在创立智谱AI之前,张鹏曾是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核心成员,致力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鹏

在GPT-3问世之初,张鹏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技术的巨大潜力,并立即带领团队投入到超大规模参数大模型的研发中。短短一年时间内,智谱AI便成功推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参数大模型GLM-130B。
至今智谱AI成功地构建了一整套人工智能产品线,涵盖了从软件到硬件、从算法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大模型产品、Aminer产品、数字人三组共15个AIGC产品。
智谱AI团队目前有400多人,70%是研发人才,模型产品上的迭代保持在3到6个月一个周期。

北京 100-499人

在招岗位

高级计算机视觉工程师(20-40k·15薪)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25-50k)

前端开发工程师(25-35k·15薪)

大模型PMO(25-50k·15薪)

大模型-Prompt产品经理方向(15-25k·15薪)

产品方案专家(20-40k·15薪)

高级AI产品经理B端方向(20-40k·15薪)

数据标注/AI训练师(12-18k·14薪)

用户增长产品运营(25-40k·15薪)

视觉设计专家(20-40k·15薪)

行政经理(11-16k·15薪)

大模型KA销售(20-40k)

解锁更多红利公司&内推权益

欢迎扫码关注小程序:职升机Bonus,加入「职升机头等舱」计划

(现在购买,赠送红利测评)
——直播预约——


本周四晚18点「Boss宣讲会」——西湖心辰蓝振忠宣讲

加入「职升机头等舱」计划,可获得连麦提问、简历直达CEO等专属权益✌️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64900
 
290 次点击